5月8至10日,在首届广州国际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产业博览会上,广州建科院集团属下市政检测研发的受限空间灌注桩可伸缩钢筋笼施工技术成为行业关注焦点。该技术面向地铁下穿既有桥梁、高压线保护区及建筑地下室改扩建等工程场景,为解决这类典型受限空间的灌注桩施工难题提供了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吸引了海内外众多专业人士驻足交流。
▲钢筋笼收缩状态(左)和伸展状态(右)
直面传统工艺痛点 创新技术实现破局
在净空受限场地进行桩基施工时,灌注桩钢筋笼需焊接接长、依次吊装下放,施工效率低、连接质量不稳定,直接影响桩基力学性能。针对上述难题,市政检测创新研发了受限空间灌注桩可伸缩钢筋笼施工技术,实现了受限空间下钢筋笼的精准定位、快速下放和可靠连接。
四大技术优势 引领行业升级
1.钢筋笼伸展与压缩长度比可达6:1,单节钢筋笼长度最长达20米。
2.研发了专用可伸缩钢筋笼移载设备,现场施工操作便捷,无需大型机械配合,施工所需最小净空高度3.5米。
3.钢筋笼最大下放速度2.6米/分钟,完成50米长钢筋笼下放仅需2小时。
4.对于抗震烈度较高地区或水平力施加较大的工程,可伸缩钢筋笼可在桩基施工后施加预应力,大幅提升灌注桩的水平极限承载力,极限水平荷载提升超过30%,水平位移减少60%。
实践验证 效益显著
2024年9月,广州市黄埔区开展了国内首个可伸缩钢筋笼灌注桩现场应用示范。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可伸缩钢筋笼施工技术的施工效率比常规钢筋笼提升8倍以上,施工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可伸缩钢筋笼和桩身混凝土粘结性能良好,在荷载作用下能够协调变形、共同受力,灌注桩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可伸缩钢筋笼施工技术相关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件
▲可伸缩钢筋笼成果鉴定水平达到国际先进
技术服务联系方式
杨军 联系电话:18924179810
来源│市政检测 付慧英 朱思佳
编发│党群工作部 卢重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