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首届广州国际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产业博览会上,广州建科院集团属下广州检测中心新研发、应用的“空-天-地-海”一体化综合检测监测系统引发行业高度关注。该系统结合了航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无人机巡查技术、地面自动化监测技术和水下无人化测量技术,实现了对建筑施工多维度、立体化、智能化检测监测,在工程监测、灾害预防、应急抢险等领域大放异彩,显著提升了工程检测监测的安全性与效率。
空中:无人机巡查与三维模型建立
无人机航空摄影:大疆M350RTK搭载L2镜头、五镜头,空三采用无人机专用模块大疆智图测绘版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完成,由于无人机搭载的相机为非量测相机,其影像存在边缘畸变,结合RTK标靶定位,空三加密前需要对其进行畸变差矫正,通过大疆智图空中三角测量系统自动完成模型内定向、提取加密点、相对定向、模型连接转刺加密点和生成整个测区像点网,最后获得空中三角测量成果。生成DOM数字正射影响模型及DEM数字高程模型。▲大疆M350RTK无人机和RTK高精定位仪
建立以无人机影像为基础,结合水位、基坑变形及锚固件、支撑梁应力等多源监测数据,建立智能化、实时化监测平台,实现大范围的连续监测,大大提升基坑监测预警效率,降低施工风险。
天上:时序INSAR技术在地表沉降方向的应用
在矿山、边坡长期大范围地表沉降监测领域中,应用时序InSAR(如SBAS-InSAR、PS-InSAR)可检测地表年均毫米级的形变,适用于缓慢变形监测,技术以其高精度、高空间分辨率、全天候监测能力,逐渐成为地表形变监测的主流技术之一。联合光学遥感城市建成区提取范围与In‐SAR地面沉降监测结果,可以将建成区的沉降累积变化和时空分布信息转换为建成区沉降风险指标,有效完善现有的风险评估体系。▲云南程海地表沉降监测
地面:自动化监测
全自动监测机器人:徕卡TS60测量机器人可实现高精度无人化实时监测。在白云机场三期不停航监测、地铁保护监测以及大、深基坑检测中有广泛应用。该方案能够实现对测区监测点的全自动化监测,有效解决传统人工监测手段的效率低、精度低、频率低、人工成本高等问题,大幅降低人力资源投入的同时还提升了监测效率和频率,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检测技术人员在现场作业

水下:水下地形地貌及障碍物探测
多波束测深系统:配备R2 Sonic(2024)高频宽带多分辨率多波束测深系统,这是目前最高精度的水下结构测深系统。它能在400米的量程范围内提供可信且干净的水深测量数据,系统工作频率可在170KHZ至450KHz范围内以1Hz的步进值灵活调整,还可选择使用700KHz的高频信号。该系统可用于对水下地形、结构物进行精细测量,以及搜寻水下沉船、人员等,为水上交通安全、水下搜救等提供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
▲船载多波束测深系统
无人船水下测深系统:是广州检测中心为解决水下测绘生产的专业型无人测量系统。无人船系统可集成GNSS,单波束测深仪、ADCP、采样瓶、水质多参、侧扫声呐、多波束测深等多种传感器设备,可最大程度上填补我国水域测量,调查领域载人船无法到达或不易到达的危险、浅滩、近岸等区域,应用于水下地形地貌测绘、水文测量、水质采样、水质实时分析及水下暗管探测等领域。
▲无人船
项目应用
目前,广州检测中心的“空-天-地-海”一体化综合检测监测系统已在各领域有广泛应用:▲在如意坊沉管隧道、鱼珠沉管隧道水下地形测量,为管节浮运与沉放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沥心沙大桥的应急抢险中采用无人船搭载多波束、水下摄影机器人检测事故桥梁,为应急抢险提供技术支持
▲在凤凰山库区地形测量、南沙横沥灌溉渠等多项工程进行高精度水上水下一体化测量
▲ 为双溪别墅、三华村等古建筑群落重建三维模型,1:1还原古建筑风貌
技术服务联系方式
刘彤 联系电话:18520798769
来源│地基研究一所 刘彤
编发│党群工作部 宋浩






